【直銷課堂】   別忙著跑,先看好方向

 

方向對,事才可能對
 

一切有目的的行為都始於對目標的確定,茫無目標的飄蕩終歸會迷路。

做任何事情前,不要“忙”,也不要“茫”,更不要“盲”,你應該從正確的目標開始。

有了正確的目標,內心的力量才會找到方向。正確的目標是成就事業的前提,是催人奮進的動力。

的過去或現在並不重要,你將來能夠獲得什麼成就才最重要!

對企業來講,做正確的事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、發展的前提,在這樣一個美好願景下,企業將盡可能地動用自身的資源來實現目標。而同時,正確的事也將指引著企業正確邁出每一步。

對員工來說,做正確的事才可能使你由普通變得不普通,由平凡變得不平凡。做正確的事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。準確的定位可以讓你認清自己、明白自己適合做什麼。同時,要清晰企業的目標,知道自己適合的是否是企業需要的。

每個企業都在向各自的目標努力邁進,每個企業也應該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正確的事。因為並不是每件事都適合本企業。在選擇的過程中,企業要避免掉進各種各樣的陷阱。

1963年,杜邦公司推出了一種經多年研究而成功的可替代天然變革的新材料――可發姆。由於來自同行業的競爭、對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估計不足、生產成本過高等原因,先天不足的可發姆不僅夭折了,而且還使公司蒙受了1億美元的巨額損失。

愛迪達制鞋公司原本在制跑鞋業上獨領風騷,但當跑鞋製造業漸興時,本來還不太起眼的耐克,卻後來居上,一舉摧毀了愛迪達的市場優勢。愛迪達公司的致命失誤就在於低估了跑鞋市場的增長情況,面對耐克及其美國同行日益增長的實力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巨大變化,沒能“與市俱進”,沒有對市場需求量和競爭因素進行更好的調查。

提起迪士尼,人們自然會想起機靈狡黠的米老鼠和笨拙可愛的唐老鴨。這些形象作為美國文化的象徵,征服了不同國籍、不同膚色的兒童,甚至也吸引了不少成年觀眾。1955年,占地30公頃的“狄斯奈樂園”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開放;1972年,“迪士尼世界”在佛羅里達州建成;1983年,迪士尼又走出國門,把迪士尼文化推向了日本,建成了占地200英畝的東京迪士尼。接二連三的成功,使迪士尼公司決策層的頭腦發熱,他們把這些成功的套路搬到了歐洲,想創造第四個奇跡。然而,事與願違,巴黎不是佛羅里達州,“唐老鴨”終於碰了個大釘子。

       在跨國經營中,無論是投資決策還是具體的行銷策略的制定,都要格外注意文化差異給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。迪士尼的失敗就在於其忽視了像法國這樣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度,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純潔性對外來文化採取的抵觸態度。

正確的事並非一拍腦袋就能夠獲得,需要從多個方面考慮。

其實,一個企業在做決策時有很多成型的模型可供使用,諸如SWOT、五力模型等等。這些模型對我們尋找並確定正確的事無疑都是很有用的。但是在做決策時我們容易忽略的恰恰是一些最基本的理念。

      彼得·德魯克在幾十年前所傳播的“做正確的事”理念現在看來似乎更有價值。

也許你會恍然發現,我們走了那麼多沒有收穫的路,原來只是因為忽略了某些看似平常的理念,這些理念其實早就給我們指引了方向,諸如以下這些――

 

正確的事是一種行動前的計畫,是一種思想,一種意識,用以指導具體的行動;

正確的事用以確定使命、價值觀、未來發展方向,具有長遠性;

正確的事是一種定位,這種定位是為了讓自己處於一個更加有力的競爭地位;

正確的事應當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超前性,需要相對地變通和一定的層次性;

正確的事不應是目標漂移不定或是反復調整的,而應具有相對的穩定性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團長head創業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